法的本质是什么(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3)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

法的本质是什么?

一、法的本质介绍

国家性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行为规范

阶级性

法的本质反应为法的阶级性。法只能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并不能体现单个人的意志。法不反映被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可以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某种要求或者愿望。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把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是阶级的整体意志、共同意志或者是根本意志

物质制约性

法的内容最终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是法只能反映社会但不可以创造和改变社会。法的内容和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最终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

二、法的本质相关练习题

下列表述中,反映了法的本质的是( )

A. 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B. 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C. 法凭借国家强制力而获得遵行

D. 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参考答案】A

法的本质与特征

1. 法的规范性是指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它表现在:法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

2. 法的普遍性是以法的规范性为前提和基础产生的,包括:一是法在国家主权范围内的普遍适用;二是从同等适用的意义上来说,相同主体、相同事项适用相同的法。但并不等于法具有绝对性和无限性。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法的效力具有局限性;(1)法的效力空间范围主要是以国家权力管辖范围为界的;(2)法的调整对象是有限度的。因此,法律并不具有绝对性,而是具有相对性;法不具有无限性,而是在有限的范围内适用。

3. 法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法律不是为了特定群体、特定人而制定,而是为了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而制定,因此它所适用的对象不是特定的,道德舆论适用的对象也是不特定的。法律的国家意志性与法律的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都是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区别。

4. 《社会契约论》强调法是人们共同意志下形成的一种社会契约。《法哲学原理》强调法是自由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正义论》强调正义是至高无上的,它是社会制度的首要 价值,如同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指出法是社会控制的手段,法是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形式,是一种通过有系统有秩序地适用社会强力的社会控制。

5. 国家的强制力是法律实施的最后保障手段。法律之所以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法律不一定能够始终为人们所自愿遵守,需要通过国家强制力强迫施行;二是法律不能自行实施,需要国家专门机关予以运用。

6.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主要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和运用来实现的,因而法律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明确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行为以及必须怎样行为。人们根据法律来预先估计自己与他人之间该怎样行为,并预见到行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态度。

7. 理性论将法的本质解释为理性、人性等,认为自然法高于实在法。7- 18 世纪,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理性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格劳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德国的普芬道夫,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等。美国的庞德在法的本质上的观点为社会控制论;萨维尼支持的为民族精神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或图片均来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